很多朋友对于孙子兵法适合什么人看和孙子兵法做人的道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孙子兵法中“吴起用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吴起用兵,只有一个字的诀窍:德。

治国安邦也是如此。吴起用兵原文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魏文侯以为将。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翻译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为了报答吴将军的恩情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像他父亲一样,为了报恩而战死沙场,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孙子兵法做人的道理

真正的孙子兵法并不是只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籍,而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关于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是非常深刻的。总结来说,孙子兵法认为做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重视智慧和计谋,用智慧完成自己的人生,从而取得成功;其次,要注重诚信和忠诚,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并忠于自己的信仰和应该遵守的原则;再次,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要讲究以和为贵,维护友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自己的成功非常重要;最后,要尊重规律和趋势,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一个大趋势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古代人文名言名句

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小雅》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2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2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33、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8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8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8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

8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9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性恶》

9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9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9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9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章分享结束,孙子兵法适合什么人看和孙子兵法做人的道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