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曾国藩八宝堂里的古训)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以及曾国藩八宝堂里的古训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曾国藩八宝堂里的古训
治家八宝出自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与其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
综上所述,治家八宝主要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曾国藩对士兵的要求
他强调作为将领的士兵,要具备对统治者的忠心耿耿、对兄弟战友的义气、对敌人有敢于应战的勇气,总结起来就是“忠义血性”。
曾国藩强调军人行为以“勤恕廉明”和“谦慎”为准则。他要求各级官长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明以应务,训分“训营规”和“训家规”两种。训营规主要是点名、操练、巡更李鸿章、放哨。训家规主要是禁嫖赌、戒游惰、慎语言、敬尊长。
练分“练技艺”与“练阵法”,并说明阵法虽好而士兵无胆艺,临阵还会奔逃,还强调“立法行令”“宽严相济”的治军方针。认为溺爱不可以治家,宽纵不可以治军。身体力行,知人善任,使部队保持紧张、融洽的气氛。
他告诫部属务必谨慎谦虚,戒骄戒惰,因为军队有了骄气、惰气,必然要打败仗。
曾国藩家训中的七个字
曾国藩家训中实际上是8个字。具体指的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称八字诀,是曾国藩祖父留下的。曾国藩认为,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只要能守住这八个字,就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人家。
他曾在家书中写道:“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可见曾国藩在治家时对这八个字的重视。
书
读书。“读书可变化气质”。“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必须读书,惟此惟大。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人讲求读圣贤书,并把读书当作功成名就的契机。曾国藩认为,读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智和修身,这样家业才能得到巩固。
蔬、鱼、猪
农家就应有农家的样,家中要种菜养鱼养猪,这是克勤克俭的一惯家风,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堂有一种旺气。园中有蔬,塘中有鱼,栏中有猪,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曾国藩讲究勤俭持家,自给自足。辛勤劳动,持家有方就会丰衣足食。
早
早起。“起早亦养身之法,且系保家之道”。“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早起对农民非常重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起可以多争取些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曾国藩十分注重早起,再给自己所列的“十二课”中就有一条早起。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允许子女睡懒觉。
扫
曾国藩对于“扫”有两层定义,首先是洒扫庭院,干净整洁即卫生;另一层意思是扫除内心贪念,即净化心灵。
考
祭祀。祭奠先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悌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百行孝为先,祭祖也是孝的一种体现。所以曾国藩认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宝
人待人,无价之宝。强调了善待亲族邻里。中华民族讲求以和为贵。“乡间无朋友,实在是第一恨事”。“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行下春风好下雨。善待亲族邻里,“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是曾国藩对“宝”的理解。
这八个字包含了读书、耕作、孝悌、睦邻四个方面,为了促使曾氏子孙贤良,保持家族兴旺,曾国藩不仅总结了祖父的治家方法,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他一生将“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奉为圭臬。自己努力实践,并且苦心教育子弟恪守家教,谨守家风,造就曾家人才辈出的局面。
关于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曾国藩八宝堂里的古训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